升旺来养殖兴趣网
首页 > 养蜂百科 > 大蜡螟

大蜡螟

一、生物分类学

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
鳞翅目 螟蛾科 螟蛾属
大蜡螟 别称 蜡蛾、巢虫(幼虫)、棉虫(幼虫)、蜡虫

大蜡螟是蜜蜂主要的敌害,别称蜡蛾、巢虫、棉虫等,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、节肢动物门、昆虫纲、鳞翅目、螟蛾科、螟蛾属昆虫,以幼虫为害蜜蜂的巢脾,轻者影响蜂蜜的产量和质量,严重时蜂群无法抵御不得不弃巢迁飞。

二、形态特征

大蜡螟是完全昆虫,卵呈短卵圆形,长约0.3~0.4毫米,表面不光滑,颜色初为粉红,后转化乳白色、苍白色、浅黄,最后变成黄褐色;幼虫刚孵化时呈乳白色,稍大后背腹面转成灰和深灰色;蛹白色,长约12~20毫米,直径约5~7毫米;成虫呈银白色,雌蛾体大,雄蛾体小。

三、分布范围

大蜡螟对温度非常敏感,在高海拔地区或高纬度地区较少见,在热带及带地区极为普遍,我国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海南等地均有分布,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贵州、四川、浙江、、安徽、湖北等地也常有发生。

四、生活习性

1、环境:大蜡螟喜高温、高湿的环境,尤其是卵和幼虫的发育需要较高的温度,最适生长温度30~35℃,温度高于13℃时幼虫开始活动,温度低于9℃以下时幼虫进入越冬期。

2、发育:大蜡螟一生要经历卵、幼虫、蛹、成虫四个阶段,各虫期因季节、气候等不同而不同,其中卵期约8~23天,幼虫期约27~48天,蛹期约9~23天,成虫期约9~44天。

3、世代:大蜡螟的生活史约2个月,最长可达6个月以上,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2代,在云南、海南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等地一年发生3代,完成一个世代约需60~80天。

五、防治方法

1、饲养强群:大蜡螟主要危害弱群,群势越弱危害越大,强群对巢虫有极强的抵抗力,因此防治巢虫最有效的办法是饲养强群。

2、清理蜂箱:大蜡螟产卵于箱底蜡屑处,箱底堆积的蜡屑为大蜡螟繁衍提供了条件,因此管理蜂群时要定期清扫蜂箱中的蜡屑。

3、灭杀幼虫:大蜡螟以幼虫越冬,越冬期幼虫多藏匿在巢脾、蜂箱缝隙和箱底蜡屑中,因此可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彻底灭杀幼虫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养蜂百科 黄蜂是什么蜂黄...
相信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都知道黄蜂,虽然黄蜂具有较强的毒性,而且攻击性也强,但是由于很多地方把黄蜂蛹当成了美味,被很多地方当成了营养丰富的野味,所以在农村很...
养蜂百科 黄脚胡蜂黄脚胡...
黄脚胡蜂是常见的大型胡蜂之一,同时也是极具攻击性的胡蜂之一,别称墨胸胡蜂、黄脚虎头蜂等,典型特征是各脚前半段呈或黄白色,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河以南各地,其中尤...
养蜂百科 黄斑细脚胡蜂黄...
科属划分 黄斑细脚胡蜂是一种昆虫,属于胡蜂科。它们体型较小,通常为黑色或深棕色,并带有的斑点或条纹,触角细长。黄斑细脚胡蜂主要以其他昆虫为食,包括蝗虫、蝉...
养蜂百科 雄蜂的特点有哪...
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雄性蜜蜂,具单倍染色体,体较粗壮,专司交尾功能,功能退化,口器及足皆未特化,不能采集花粉,通常只有在食物充足、温度适宜的繁殖季节才...

强力推荐